原标题:一部电影,一场颁奖礼,把香港电影圈的“悲哀”,反映的淋漓尽致
我想,谁也没料到。
电影市场会在这个7月,上演一出“冰火两重天”。
一边,一连串新片异军突起,持续大爆。
比如《消失的她》。
最初被预测8亿 票房,随后半个月一口气冲到了32亿,成为暑期档第一个爆款。
在它的带动下,其他电影也纷纷起爆。
首先是王宝强的《八角笼中》。
起初这部电影,并不被看好,最初各大平台预测票房只有8亿 。
但正式上映后,影片利用口碑出圈,目前票房已经剑指20亿。
其次是《长安三万里》。
作为一部动画电影,它受众较窄,且近3小时的片长,对观众观影来说,也不太友好。
但上映后情怀拉满,口碑不俗,上座率是所有电影中的第一名,最终票房很可能突破5亿。
还有《我爱你!》,小众文艺片,没有帅哥美女。
但剧本扎实,故事真挚感人,最终票房也将定格在4.3亿 。
借着这股热潮,接下来《碟中谍7》《封神第一部》《茶啊二中》等新片也蓄势待发。
但在电影市场一片火热之际,有一部影片,却被凉水浇了头,让人唏嘘不已——
《扫毒3:人在天涯》
这部电影乍一看很唬人:成本3亿港币,汇集4大影帝,本身又是超级大IP。
但其实外强中干。
这一点从档期,就能看出来。
《扫毒3》最初定档7月28日,后来《封神第一部》定档后,它立刻提档到7月6日。
上映后,票房走得也是跌跌撞撞。
一周票房勉强破2亿,这几天甚至被动画电影《长安三万里》反超。
片方本以为这个档期里,其他影片是软柿子,没想到自己却成了最软的那一个。
遥想4年前,《扫毒2》豪取13亿 票房,高歌猛进。
如今看,却仿佛成了,香港电影的一道“催命符”。
01、
对于一部烂片,我们当然不必感到惋惜。
我们真正惋惜的是《扫毒3》是整个香港电影圈的缩影。
这已经是香港能拿出的最强组合了,但呈现出的效果却是一言难尽。
影片的演员和故事同质化严重,镜头语言远远落后于这个时代。
它的豆瓣开分6.2分,目前已经跌到了5.9分。
它真正的问题不是烂,而是烂得太平庸,让人看过之后就忘了,连吐槽的欲望都没有。
从片名,就能看出这一点。
看到《扫黑3》,我们立刻能联想到《使徒行者1、2、3》《反贪风暴1、2、3、4、5》《窃听风云1、2、3》《扫黑1、2》。
同样的故事,换个壳儿反复拍。
《扫黑3》还没上映,有观众就调侃,求求这帮老家伙,别再“扫”了。
从演员,也能看出这一点。
《扫毒3》汇集了四大影帝。
刘青云刚拿了金像奖影帝,古天乐在内地路人缘极佳,郭富城更不用说了,四大天王,娱乐圈的常青树;
还有谢君豪,曾凭借《南海十三郎》击败张国荣拿到金马影帝。
本片导演是邱礼涛,《拆弹专家》《扫毒》系列导演,最擅长捏合这些影帝,拍摄一部合家欢的商业大片。
按理说是强强组合,应该是引爆票房。
但观众为啥不买账了?
因为观众早就看倦了,这些影帝之间的排列组合。
看看这些老港星,“双周一成”都已经半隐退;
刘德华当年扶持内地新人导演,现在已经开花结果,不爱带着港圈那帮人玩了;
谢霆锋沉迷做菜,拍戏只是副业;
甄子丹拍功夫片倒是很有号召力,但功夫片已经落寞。
数来数去,港圈只剩古天乐、刘青云、梁家辉、林家栋、吴镇宇、郭富城这些“老演员”。
现在所谓的港片,就是先选定一个演艺协会会长古天乐,再从剩下的人中任意选两个凑数,临时组一个三巨头,拍了一个拍了N遍的剧本。
《扫毒3》上映后,有人甚至出了一道数学题,把香港那帮老演员罗列出来,三个人一组,一共能凑出多少组组合?
你看,观众不是厌倦了这些老演员,而是对这种僵化的演员选择机制,表示不满。
相反的例子可以参考《我爱你!》。
本片除了倪大红,其他几个主演惠英红、梁家辉、叶童也都是港片老戏骨,三人加起来的影帝影后数能凑一打,但为何观众就不会厌倦呢?
因为这是内地导演韩延的作品,不是港片流水线的产品。
几个演员脸上的褶子很多,但他们饰演的角色都具有独特性,给人极大的新鲜感。
观众是愿意为他们走进影院的。
《扫毒3》不一样。
你把刘青云换成张家辉,把郭富城换成林家栋,完全不影响观感;
甚至把三个主演的角色互换,也还是一样。
观众看这类影片,就像在玩过家家的游戏。
今天你演卧底,明天他演卧底,已经傻傻分不清了。
最后从故事上看,《扫毒3》更是在摆烂。
这本是一个卧底的故事,我们预想的故事情节是前期正邪难辨,最后时刻,再翻牌。
尽管情节老套,但多少有些悬念在里面的。
但导演邱礼涛太实诚了,影片前5分钟就把卧底剧透给观众了,影片唯一的张力也没有了。
然后整部影片就是不停地炸炸炸,主角不停地突突突。
仅有的几个慢动作,可以依稀看见影片昔日的荣光,剩下大部分时间,在煎熬中度过。
讽刺的是,影片最后,郭富城、刘青云、古天乐三巨头聚首。
当郭富城拿着枪说出“我是卧底”时,本来是全片的最高潮。
但皮哥所在的影厅爆发出一阵哄笑,我也跟着笑出了声。
这大概就是大众对当下港片的态度吧。
02、
港片的悲哀,不只在于观众的失望,更在于香港电影人自己摆烂。
这一点从今年的金像奖就可以看出。
昔日华语影坛极具想象力的奖项,现在却沦为了“皇帝的新衣”。
一大群明星大腕儿走红地毯,但最后颁出的奖项却让人无语。
最佳影片给了一部记录女孩成长的纪录片;
电影《风再起时》,连导演翁子光自己都承认品质不佳,但却提名多项大奖,甚至代表香港电影参评了奥斯卡;
《正义回廊》这样难得的口碑力作,却获奖寥寥。
吴镇宇当年炮轰金像奖就是“小圈子分猪肉”,之后一直不受金像奖待见多次陪跑。
前年他拍了《浊水漂流》再次提名金像奖影帝,但最后却输给了85岁的谢贤,金像奖影帝因此被嘲讽是“尊老奖杯”。
今年主办方或许是为了安慰吴镇宇,请他来当影帝颁奖嘉宾。
吴镇宇在颁奖台上火力全开,直言现在香港电影是“青”“黄”不接。
一个谐音梗逗得台下哄堂大笑,但真正关心港片的人恐怕笑不出来。
最后得奖的是刘青云。
他17次提名拿了3次影帝,获奖作品分别是《我要成名》《窃听风云3》《神探大战》,全都是平庸之作,甚至无法列入刘青云的代表作。
能不能获得金像奖,某种程度上就是玄学。
连刘青云在发表获奖感言时都感慨,提名影帝就像开车路上遭遇塞车,你唯一要做的就是原地等待。
“原地等待”,这四个字,很好地概括了香港电影人现在的心态。
他们也不想拍烂片,他们也想脱离流水线式的创作环境。
古天乐,身为香港演艺协会会长,使命在肩,十年磨一剑拍出了《明日战记》。
结果口碑扑街,票房远不如预期,为了宣传无所不用其极。
刘青云,港片里的万金油,演技与知名度兼具,却难有独挑大梁的能力。
去年主演的《神探大战》大卖7.12亿,但只是昙花一现,短暂闪耀后,还要老老实实回港片里当那个二当家。
郭富城,在表演上开窍晚,但足够努力。
《三岔口》《父子》《踏雪寻梅》《寒战》《无双》,前几年他的优秀作品,层出不穷,不过后劲儿不足。
今年他遭遇了《风再起时》《断网》《扫毒3》票房三连扑。
接下来的存货《无名指》《六月的秘密》《老爸是旺财》《临时劫案》《内幕》也难有大爆迹象。
这些演员,兜兜转转之后,发现还是原地等待来得更实在。
但他们等待的那一天,或许再也不会到来了。
03、
王晶说,其实早就没有“香港电影”了,只有华语电影。
毕竟香港就是只是一块“弹丸之地”。
这话说得一针见血。
如今我们回过头看,香港电影为何兴起,其实也很简单。
从内部说,编剧有底蕴,导演、演员有才华,又赶上了时代风口。
于是古装武侠、警匪动作、僵尸惊悚、无厘头喜剧百花齐放。
这些电影人为了票房,彼此又互相竞争,于是推出了一部又一部好作品。
从外部看,这些分支汇聚到一起,就形成了香港电影的盛世。
但是这种电影形成的文化,本质上还是靠“卷”,而且是同一种模式框架下的“卷”。
哪一天如果突然闯进另一股新潮文化,颠覆或许就在一夜之间。
后来我们确实也看到了,随着好莱坞大片涌入,只是稍稍一发力,港片就落寞了。
其实回归已经26年了,港片不是在衰落,它只是在回到自己本该在的位置。
我们的语境里,从来没有“京片”、“沪片”,那自然也不该有“港片”。
时代机遇催生了这个特殊的类别,但是长远来看,香港电影最多只是华语电影兴起的一支先锋队伍。
它不是消亡,而是融入到华语电影这个汪洋大海。
就像东北的喜剧元素,四川的方言一样,港片不再成为一道主菜,而是一味调料。
聪明的香港人,如陈可辛、刘德华、林超贤、徐克等早就预知到了这一点,提前北上,目前已经成为华语电影人的一份子了。
从文化的角度看,香港人没有经历过大的战争与苦难,没有孕育过浓烈的乡愁,没有经历过强烈的文化冲击。
他们一直处在一个安全线上。
过去的港片好看,是因为香港本身是一个文化混杂的地区,里面有着异源文化的冲突,有着市井俚语的精妙。
它不诞生文化,它只满足猎奇,这成就了它的辉煌,但这个辉煌必定短暂。
所以,当香港不再特殊时,所有附着在它身上的神秘色彩褪去,这个看似富饶实则聒噪的弹丸之地,是撑不起之前积攒下的赫赫美名,衰落也就成为必然。
作品上集体摆烂,不思进取,演员上断代严重,香港电影圈的这个2个悲哀,一目了然。
不过,我们不必惋惜,因为一个旧的时代已经过去。
港片不死,只是换个形式延续下去。
这个过程伴随着阵痛与唏嘘,但这个趋势不可阻挡。
文/皮皮电影编辑部:一粒鸡
©原创丨文章著作权:皮皮电影(ppdianying)
未经授权请勿进行任何形式的转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