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标题:胡歌刘涛《一路前行》东方卫视首播,大量五星好评,或成满分节目
11月11日晚间,全新的节目《一路前行》在东方卫视播出首期。这档节目以环保纪实为主题,邀请的嘉宾是胡歌、刘涛和陈龙。首期节目当中,几位演员嘉宾参加了一些环保讲座,并且把环保内容带入到了生活当中来。节目的后半程,则是三位嘉宾要开启环保之旅,在机场集合。
基于首集内容来看,《一路前行》的重头戏应该是在后续当中。开局的这一集节目,更像是一个“先导片”内容,告知观众们,这档全新的节目的缘起在何处。所以,我认为,《一路前行》稍后几集的质量如何,才是真正的关键点所在。
首集播出之后,在豆瓣上,《一路前行》收获了大量的五星好评。截至目前,这档节目没有一个差评。甚至于可以说,连一个三星的中等评价都没有。观众们的评价,基本上都集中在五星上,连四颗星的评价,都是零星的。如果这种观众评价能够保持下去,那《一路前行》很可能会成为观众评分近乎满分的节目。
观看完了首期节目之后,我最直观的感受是,讲环保主题的“类纪录片”是有价值的。直观之外,则是基于《一路前行》首期节目内容上的一些个人思考。比如说,节目当中说,全球正在变暖,如果这个趋势得不到遏制的话,几十年后,上海可能就要在海平面之下了。这句话,在节目当中算是惊鸿一瞥。
我个人看完了之后,感触良多。这句话,当然可以使我们处于一种环保的紧迫感当中。但同时,于我个人这边,则容易思考一点别的。比如,在全球变暖的大环境当中,人的力量,是不是微乎其微的、微不足道的。换言之,人类的活动真的可以左右全球变暖吗?我倾向于认为,全球的变暖或者变冷,有宇宙和地球自身的规律,人类的影响力有限。
我有这种看法,是因为读了《大象的退却》这本书之后。咱们中国的历史上,已经出现过好几次变暖和变冷的周期事件。尤其是明朝末年的那次变冷,简直是被当下的史学工作者们大书特书的。所以,我对于全球变暖是人类因素影响之下的这个说法,存疑。我们人类就是不排放温室气体了,地球该变暖是不是依旧要变暖呢?
另外,首期节目当中,也有非常有科学价值的科普内容。比如,八十几岁的老教授和自己的妻子一起来给同志们开讲座。老教授放映了自己在海底很深的地方拍摄的影像内容。这些海底,是见不到阳光的,更没有光合作用。这些植物,则通过周边的甲烷气体实现生长。这些内容,我们这批文科生就觉得很新鲜有趣。
《一路前行》后续的节目当中,如果经常出现这种类似“国家地理”的内容的话,就肯定会有央视九套的味道了。目前来看,这档全新的节目,很可能就会出现大量的“国家地理”的内容。藏羚羊被猎杀的部分,便是惊鸿一瞥。这档节目接下来的内容,很可能便是几位嘉宾和摄制组一起走入三江源,去探索观众们还不知道的世界。
当然,首期当中也有非常有娱乐趣味的内容。比如说,老教授的妻子在老教授演讲结束之后,向自己的男人介绍刘涛。这位老太太说自己男人,只看一看联欢晚会,不怎么看电视,所以,不认识刘涛,自己经常看电视剧,所以认识刘涛,她感觉,刘涛真人比电视里边漂亮等等。很欢笑的内容。
基于节目内容,我会生出很多个人看法来。这也是《一路前行》有趣的地方。比如说,节目当中说,咱们日常生活消费当中,尤其是超市当中,有很多过度包装的问题,尤其是塑料袋的问题。这就容易让我想起十几年前超市“禁”塑料袋的事情,颇有一点荒诞感。
当年,超市购物结账之后,是免费给一个大塑料袋的。后来,就带着环保的名义,不给顾客们塑料袋了。当然,需要用塑料袋的顾客,可以自己花钱购买。实际上,这出保护环境的戏码,就成了变相与强制的消费了。顾客超市购物之后,不得不再花钱买一个或者几个塑料袋。
所以,我感觉,环保行动这件事情,当然可以基于个人,但更应该基于行业本身,个人在行业面前,力量微乎其微。比如说,塑料袋是石油产品当中的一部分。如果大家都不用塑料袋了,那石油提炼汽油、柴油完毕之后,用来制作塑料袋的那一部分可怎么办呢?这会不会造成更多的浪费呢?基于此,我有时候会感觉,我不用塑料袋便是环保,有点伪命题的意思。当然,这可能是我的个人多想与“错误想”。
《一路前行》有趣的地方就在于,它能让我想很多。(文/马庆云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