观看记录
  • 我的观影记录
电影首页 电影开场后退票并不现实

电影开场后退票并不现实

原标题:电影开场后退票并不现实

犀牛娱乐原创

文|小福 编辑|朴芳

难得有值得关注的行业新闻,没成想却成了新争议。

日前,一则影院自助退票服务在社交平台上引发了观众热议。消息称元旦期间,有部分长沙影院在检票口处上线了自助退票机,针对指定影院及影片,影迷在电影开场(影票标注开映时间)后30分钟内对电影或影城服务不满意,可以申请退款。

新闻一出,立刻在各个行业群里成了从业者争相讨论的话题。只不过,这样一个看起来对谁都好的新服务,却很难被我们看好。

理想化“三赢”

先说这件事谁受益,归纳下来也就是三个主体。

其一是观众,获得了更强的观影保障。

客观来说,市面上被观众称为“诈骗电影”的数量的确不在少数。有不少影片都是依靠映前宣发来堆高观众期待值,但实际上影片品质并不能与之匹配。因此在上映后,很多观众会得到低于心理预期的观影体验。若能为观影也上一层票价保险,观众何乐而不为。

其二是影院,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影院服务品质。

影院发展趋于饱和,增加观众粘性的途径又很有限。相较于增加更多服务品类,加设这种附带自助退票功能的检票机从成本上并不算高,且影院目前无需增加额外退票支出,可以相对高效地提升观众观影体验。

其三则是创作,可能有望倒逼创作端提升质量。

当然,这一点更多源于行业人士的解读或者说是美好愿景。假设电影开场后退票能够成为现实,自然会对一些片方带来震慑力,从而令所谓的“诈骗电影”主动退场,把更多高品质电影留在场内。

开场后退票如何实现?

我们观察了下,此次推出服务的主体并非影院或是院线,而是一家第三方公司简票集团。该集团官网简介声称为一家“专注于检票场景的媒体生态运营商”,产品主要以影院电子检票台为主。严格来说,这家公司属于行业边缘从业者,并未实际参与到电影行业生产链条中。

而此次推出的开场后退票服务也是依托于该公司推出的检票机器。根据目前网上传出的版本,退票的具体流程为:入场后30分钟内觉得不满意,可以进入小程序申请退票,退出影厅后再将生成的二维码在检票口刷一下,即可完成退票。

关于退票的钱款来源问题,简票集团首席运营官彭湘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,退款服务的审核和支付均由其公司负责,观众通过小程序和检票退票一体机扫码自助完成,不会影响影院的正常经营和票房收入。

简而言之,就是推行退票业务的简票集团负责退款补贴观众,影院不会有任何财产损失,也不会影响票房结算。这套服务里只有简票集团在单方面为观众买账,约等于为各路烂片上了个“口碑保险”。

有关该服务的适用范围,彭湘伟称,目前只能是特定影院、特定影片,艺术类电影可能不适用,不能30分钟内无限制退票。但他预计,到春节档阶段能服务全国超1000家影院。

不过犀牛君怎么看都觉得,这不可能是长久之道。

一座“空中楼阁”

要知道,目前的电影开场后退票有一个致命问题,就是这根本是一个无法跑通的商业模式。

因为提供退票服务的既不是片方也不是影院,简票集团除了依靠退票服务获得观众好感、进行品牌宣传之外没有任何实质性收益。

简票集团创始人张果在接受采访时也表示,公司正在联系一些春节档片方,希望片方可以从票补中拿出一部分份额投向这种“保险”,另一边该公司也在与相关保险公司沟通,计划推出“电影满意险”。

不过只要稍微转换视角站在片方角度考虑,就能意识到这根本就是一桩不划算的买卖。假设影片上映后片方还要自掏腰包为观影体验不佳的观众退票,那么很有可能既失去了票房收入又白白换来了一记差评。这种虚无缥缈的售后服务,哪儿有真金白银的票房重要?

且针对退票概念,原本每张电影票的就是由出票平台服务费、影院、片方以及专资等其他费用组成的。即便片方愿意买账,也至多把自己的那一部分票房收入退回。而影院原本就是依靠票房收入来支撑应收的相对单一的业务场所,出于利益考虑,能够主动参与其中的概率也微乎其微。

话又说回来了,既然其他环节都不会退款,为何片方就偏偏愿意当这个冤大头?这并不现实。

除此以外,即便仅看这台退票机,也存在一些明显的系统漏洞。

例如观众只需要出示实体票根扫描二维码,系统辨别为真实电影票后就可以进行退款操作。那么原则上说,观众依然拥有一张有效的电影票根,完全可以通过人工检票口回到影院二次观影,好一桩0元购。

而影院方假设有意活用系统漏洞,也可以随时通过影票的二次印刷来进行更多退票操作。只有承担退票支出的这一方,百害而无一利。

退一万步说,即便开场后退票得到了一些片方的积极支持,能够在国内更多影院推广,在我们看来,对于整个电影行业来说也不是一件好事。

我们无法忽视创作者逐利的一面。

电影归根结底是商品的一种,既然是商品就离不开商业运作。固然有不少创作者为了艺术而创作,但也有很大一部分商业电影以迎合市场为第一要义,甚至会有一定的投机心理。而无论影片定位如何,不变的诉求是回本盈利。

那么当院线电影观众拥有了前30分钟退票权,会发生什么变化?网络电影和短视频短剧最有话语权。

从前网络电影从业者为了活用分账规则,在作品的前6分钟把视觉冲击拉满,当下竖屏短剧也在以同样的逻辑进行创作。因此一旦院线电影观众也加入了这一阵营,也必然会逼迫部分片方更看重前30分钟创作。

院线电影原本是需要起承转合的长片作品,如此粗暴压制不光很难促进行业发展,反而可能会引来行业的事实性倒退,导致劣币驱逐良币。

至于在专家口中的“推动电影票退改签的政策落实和优化”,只能说目标很理想。现实来看,目前连映前退改签都还无法在全国范围内完全实现,而这件事难以落地的根本问题就是影院收益渠道非常单一,很难完全顺应观众需求。

现有的退改机制已经是在上级部门与下级行业共同努力下的结果,即便这样还与观众预期中的便捷“退改签”有着不小差距。更如“天方夜谭”一般的开场后退票,又如何能让我们看好长远表现?

切换深色外观
留言
回到顶部
首页
电影
电视剧
动漫
综艺
伦理